【永明延壽大師四料簡。有禪有淨土。猶如戴角虎。現世為人師。來生作佛祖。無禪有淨土。萬修萬人去。若得見彌陀。何愁不開悟。有禪無淨土。十人九蹉路。陰境若現前。瞥爾隨他去。無禪無淨土。鐵床並銅柱。萬劫與千生。沒箇人依怙。】
我們就來解釋一下,佛教大綱不外乎是五個宗,所謂是律、教、禪、密、淨這五宗。律宗它是佛法的根本,實際上律不能只是一個宗,是所有宗派都要學習律,這是根本。律宗它主張嚴持禁戒,希望達到身口意三業清淨,清淨又怎麼樣?清淨之後我們的真性才能夠顯發出來,因為我們的如來本性,六祖惠能大師講「本自清淨」,本來就清淨,它不會有任何染污,你現在正在搞貪瞋痴,你正在搞殺盜淫妄,它也沒有絲毫的染污,而且每個人都本來具足,個個都有。
但是我們現在因為有罪業,有那些不善的造作,所以我們的真性就被這些惡業給障蓋、覆蓋住了,通過持戒讓身口意回歸到清淨,就能夠讓自己的真如本性顯發出來,而你當下能夠見到五蘊皆空,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,於是就脫離苦海證得彼岸,就是《心經》上講的「波羅僧揭諦」,到彼岸了,這就是律宗修行的宗旨。都是為了成佛,不是說持戒就是持戒而已,持戒是為了成佛的,讓你的真如本性顯發出來。
教,像天台、賢首,這是教理,通過讀經,讀經要修觀,不能夠我光讀我不去依教修行,那個是沒有用的,經典就好像指月亮的手指,禪宗講指月之指,哪裡有月亮?那裡是月亮。那你不能說這就是月亮,手指是月亮,那就錯了。你應該依著手指指的方向去看到月亮,這就對了,那個教,那些經典就像手指一樣,它是指向月亮的,你要是執著經典的文字,你把手指當成月亮了,那你就見不到月亮,所以見月了就叫明心見性。
所以我們修行,目標就是明心見性成佛,離不開經典,但又不能執著於經典,你離開經典了是盲修瞎練,你執著經典的語言文字,執文字相,那你就永遠見不到性。所以馬鳴菩薩《大乘起信論》裡面教我們,讀經要有三原則,「離名字相,離言說相,離心緣相」,離開這些語言文字的名詞術語這些相,離開那個言說的相,你聽我講課,你就不能執著我的言說,你專心的聽但是你不要去執著文字,不要執著名詞術語,聽懂了就好,聽不懂怎麼辦?聽不懂反覆聽,反覆聽就是薰習,一遍一遍的薰,薰到最後就會大徹大悟,這就不著那個文字相。
如果著文字相,你學到的只叫做佛教知識,它不是智慧,那你學的很多很多經,搞了很多知識,你可以在大學裡,香港大學有佛教的專業,你可以在那裡做教授。但是你沒有開悟,你沒有斷煩惱,你沒有出輪迴,你更離成佛很遙遠,這不是佛希望你做的,佛希望你要成佛斷煩惱,不是只是做一個佛學教授而已,所以要離開這些相,所以這個是我們讀經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到。
摘自 :永明延壽大師四料簡
定弘法師主講
2013/8/28